整天喊着要“养生”的朋友们,你们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吗?在人体中,除了组织细胞、体液,还有不少微生物。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有多重吗?其实,人体就是个微生物大本营,5001拉斯维加斯每个人的肠道内都生活着100万亿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单细胞生物等,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也就是平时大家常听到的“肠道菌群”,总的重量约907-2268g。人类有2-3万个基因,而人体内微生物则有超330万基因,超过人类基因的150倍,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之一。所谓“肠道不好,百病缠身”,肠道菌群,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5001拉斯维加斯将围绕肠道菌群的“前世今生”,来给大家答疑解惑,为咱们的健康真诚“开讲”!相关数据表明,如果把一个人体内的肠道细菌从头到脚一个个连起来,总长度可以绕地球2圈半哦。然而,这样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并非人类生来就有,而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移民迁徙”,由四个时期逐渐演化形成。2期为初始期,细菌来自出生时暴露的环境,包括分娩时母体的阴道、粪便及医院等。这批先头部队主要是乳杆菌,负责清除肠道里的氧气,产生乳酸,方便厌氧细菌的留存。厌氧细菌组成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后,会对新细菌的落户形成一个屏障,叫做肠道的定值抗力,这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3期为哺乳或人工喂养期,婴儿都会通过吮吸乳头获得定值在妈妈皮肤上的菌群。4期为固体饮食期,这时菌群逐步衍化为成人菌群,在这一时期,双歧杆菌仍是重要菌群。实际上,在这四个周期内,肠道菌群的微生物类别一直在不断变化,更是在不断进化。人类受益于数千年来宿主和微生物之间共同进化的高效微生物群传播途径,这些途径为新生后代提供了“微生物入门工具包”。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许多疾病,尤其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正常肠道菌群在某一特定位置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并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入侵、黏附和生长繁殖,调整肠道菌群间及其与人体生理机能的平衡状态。衰老常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异常,肌少症,即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功能减退是衰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肌少症是由于肌肉的蛋白分解增加、合成减少所致。肠道的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可以产生大量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改善肌肉的合成代谢,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各种危害,防止肌肉功能下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乙酸等短链脂肪酸(SCFA)有降低血压的作用。SCFA是一类代谢产物,由肠道中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即膳食纤维)经肠道细菌代谢后生成,包括乙酸盐、丁酸盐、丙酸盐。这些物质可以参与血压调控,舒张血管、减少炎症、抑制免疫反应。肠道微生物组可反映肿瘤微环境,不仅可作为检测肿瘤的生物标志物,还可调节癌症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效果,包括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改善与肿瘤发生和癌前损伤相关的生理活动和细菌代谢。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大致分为三种:有害菌、中性菌和有益菌,不同人群肠道内各种细菌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肥胖症患者相比于正常人,肠道内的有害菌会更多一些。调节肠道菌群也是肥胖防治的靶点,减重可以从补充膳食纤维与益生菌做起。当然,肠道菌群还与不良情绪、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尿酸、高血脂、中风、心脏病等疾病也有关联,就不一一为大家赘述了。有学者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有时候5001拉斯维加斯饿了或者想吃什么了,并不是5001拉斯维加斯想吃,是5001拉斯维加斯的肠道菌群想吃了,因此5001拉斯维加斯要养好5001拉斯维加斯的肠道菌群,掌握好“内共生”的平衡,让菌群喜欢吃让5001拉斯维加斯更健康的食物。看到这里,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已经充分了解到肠道菌群的重要性。那么,怎样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在这里提几点小建议,希望大家能从日常生活的每个小细节做起,好好呵护肠道菌群,从而更好地保障个人身体健康。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重要营养来源,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全谷物(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发酵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比如酸奶、奶酪、酸菜、泡菜、腐乳、纳豆等。同时有条件情况下可以补充益生菌制剂。饮食均衡是保持肠道菌群健康的关键。合理搭配主食、肉禽鱼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可以保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比如,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人体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环节的微小变化可能引发机体的系列改变。有人说赤裸裸来赤裸裸去,人生都要经历爱与孤独,终将独自老去,其实不然,5001拉斯维加斯并不孤单,一直陪伴5001拉斯维加斯、不离不弃的就是这众多的微生物——肠道菌群,现在5001拉斯维加斯通过基因技术跟它们对话,知道肠道菌群与5001拉斯维加斯互相影响、互相成就,因此5001拉斯维加斯要善待肠道菌群,掌握好5001拉斯维加斯体内“平衡的艺术”、健康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