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Culture-expand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does it work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pathway to clinical success》,基于15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和11项使用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非随机RCT的评估结果,发现MSC对减轻疼痛和症状和软骨保护修复的积极影响,表明MSC在缓解OA症状和疾病进展方面显示出作为多模式疗法的前景。研究团队收集了关于MSC对OA影响的已发表数据,经过一系列条件的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5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和11项使用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非随机RCT,共有610名患者。综述文章中整理列出了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膝关节 OA 软骨的临床观察。根据表格显示,通过关节内注射MSC后,成像方式、关节镜检查、软骨组织活检分析以及测量血清,血浆和尿液中软骨分解的生物标志物等指标都有显著改善。研究团队表示,尽管610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使用MSC和对照治疗)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无法就最佳剂量,给药策略,MSC来源及制造,整体治疗效果等方面得出明确的结论。但荟萃分析的显示显示,相对于基线,经MSC治疗的患者的疼痛,功能和症状均有积极改善。骨关节炎 (OA) 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发病的元凶是年龄、肥胖、炎症、创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磨损。由于关节软骨中不含血管,营养物质依靠细胞间质液体供应,软骨本身也不含可以分化再生的祖细胞,所以损伤后的关节软骨很难自我修复或再生。传统干预骨关节炎方法存在着指标不治本的缺陷,如功能锻炼、理疗、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止痛药物等,均仅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改善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或逆转骨关节炎进程。对于较严重病例需采取关节置换手术,且该种方法有使用年限,在使用过程中维护复杂,且不适宜活动量较大年轻患者。因此,寻找有效干预骨关节炎的新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多模式作用机制而成为 OA 有吸引力的治疗候选者。经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化。除具有分化潜能外,间充质干细胞还表达分泌多种酶并分泌多种参与旁分泌活动的营养因子,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因子通过激活细胞和血管生成途径来滋养软骨。此外,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作用可以在体内微环境的作用下迁移到软骨缺血或受损部位,并且间充质干细胞还参与了局部免疫调节机制,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以及IL-1β,TGF-α和其他炎性因子的分泌,发挥抗炎作用。目前,国际上已有治疗OA的MSC产品获批上市,例如韩国获批用于治疗退行性关节炎和软骨缺陷的CARTISTEM®,印度药物管制总局批准的膝关节OA同种异体细胞疗法StemOne®。而在国内,由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镜学组、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出版的《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中,明确提到: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经诱导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或软骨细胞,可用于修复受损的骨或软骨,在OA的治疗中已有应用,但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需大量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s://www.chictr.org.cn)数据,截至今日(2023年6月29日),国内开展的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研究已有22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将逐渐呈现出比传统治疗方法更佳的优势。Copp G, Robb KP, Viswanathan S. Culture-expand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does it work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pathway to clinical success. Cell Mol Immunol. 2023 Jun;20(6):626-650. doi: 10.1038/s41423-023-01020-1. Epub 2023 Apr 25. PMID: 37095295; PMCID: PMC1022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