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肝硬化!干细胞治疗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2024-08-20 点击量:991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是全球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形成等,最终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肝硬化是各种肝脏疾病的晚期阶段,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肝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正常肝细胞坏死和肝星状细胞活化,进而造成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肝脏结构破坏。
除肝移植外,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终末期肝硬化治疗方法,因此在肝硬化早期阶段进行有效抗纤维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以干细胞移植为主的肝移植替代治疗已成为最具潜力的肝硬化治疗手段。由于干细胞在体内可通过分化为肝细胞、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等途径促进肝损伤修复;因此,未来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
最新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
国内王福生院士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相关研究结果(预印本)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审议中。
共有21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08名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111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长达75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并且干细胞治疗组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给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1.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2.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
研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
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肝病治疗上临床经验丰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改善失代偿期间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凝血酶原的功能有明显效果。
选取院内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外周静脉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0 周、4周、8周后,临床表现、体征指标显示患者在1~3周内水肿、乏力、尿少等症状有所缓解,4~8周内症状持续好转,试验组在第 8 周后肝功能合成指标( ALB) 较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改善。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凝血酶原的功能。
2.一项来自解放军第105医院感染科临床研究表明:多次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可行。
在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接受单次HUC-MSCs肝内移植治疗2 例,接受多次细胞移植治疗20例,另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在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后,三组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比较:单次移植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随访36个月结束时,多次移植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评分与单次移植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随访36个月结束时,多次接受细胞移植患者肝脏最大平扫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脾脏长度和厚度较对照组显著缩小。
在肝内移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直接到达受损的肝损伤部位,一方面可分化成新的肝脏功能细胞,或还能“催醒”自身肝脏细胞;另一方面,通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修复和营养受损的干细胞。
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解放军临床学院联合解放军第一O五医院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发表论文,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将11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9)进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n=59)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先经肝固有动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然后经静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细胞总数为(4.0-4.5)×10^8。治疗后12周,两组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提高。
在免疫方面,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T8细胞的增殖、分化,上调Treg细胞,抑制炎症,减轻肝组织炎症程度。
未来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是目前细胞生物发展领域关注的热点、焦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公布了新增的13个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之一与肝脏疾病相关,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近10个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
随着全球范围内临床研究深入开展,干细胞疗法将在肝病干预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希望未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够成为肝病治疗的新方向,改善我国肝病防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