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拉斯维加斯

      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干细胞介入治疗肝病的优势 :直达病灶、避免分流和浪费 、提高干预效果

      2024-08-20    点击量:1006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易受多种因素损伤,包括机械损伤、缺血性损伤 、中毒性肝病(药物 、毒物 、酒精等) 、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损伤可导致急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后果。传统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效果有限 ,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因其独特的再生和修复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 ,UCMSC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类型,在肝脏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

      间充质干细胞护肝的三大途径

      1. MSCs的直接分化潜能

      MSCs作为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可在体外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并表达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利用MSCs的归巢特性,即它们能迁移到组织损伤区域 ,研究人员将诱导分化的MSCs移植到肝损伤微环境中,以实现肝脏的直接修复。然而,静脉输注MSCs后 ,仅有部分细胞能到达肝脏并分化 ,因此,为寻求更有效途径 ,临床研究发现干细胞介入疗法在肝病治疗方面效果更好 。

      2. 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

      肝脏作为重要的免疫器官 ,其免疫反应与疾病发展紧密相关。MSCs通过分泌与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相互作用的可溶性因子 ,维持体内免疫系统平衡,从而能参与多种肝脏疾病的治疗,且不受免疫排斥影响 。这一免疫调节特性为MSCs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3. MSCs的抗纤维化作用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 ,其病理机制涉及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和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产生。MSCs能定向作用于肝脏受损区域,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减少肝细胞凋亡 ,抑制HSCs的活化和增殖 ,阻止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减少IV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这一机制为MSCs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干细胞介入治疗肝病特点

      肝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于肝病的靶向化疗或栓塞治疗技术,相对成熟。该方法通过在CT或血管造影引导下 ,经股动脉穿刺 ,将导管插入肝损伤组织附近的动脉血管内 ,随后通过导管将UC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肝动脉内 。

      干细胞介入的优势

      最小侵入性:干细胞介入通常是一种最小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安全性 :干细胞介入比传统手术更少并发症,排斥反应少。

      精准靶向:直接注入到病灶或其他受损组织 ,提高了干预的准确性和效果。

      高效性:由于直接作用于目标区域 ,减少细胞的分流和浪费 ,干预效果更为迅速和高效。

      无需组织配型:与原位肝细胞移植、肝脏移植相比,UCMSC治疗无需进行组织配型,移植材料来源方便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案例

      1. 肝硬化

      一项针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研究,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输注脐带来源的MSCs ,另15例患者输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随访1年后发现,输注脐带来源MSCs患者的腹水量显著减少 ,肝功能显著改善 。具体数据方面,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  ,胆红素水平下降 ,Child-Pugh评分也有明显改善。

      2. 酒精性肝病

      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 ,刘等人研究了BM-MSC移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抗纤维化作用。结果显示,BM-MSCs治疗显著改善了Child-Pugh评分,并显著降低了TGF-β1、I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水平 。这些数据表明,BM-MSCs在减少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 自身免疫性肝病

      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中 ,有研究观察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治疗效果。研究纳入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UC-MSCs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包括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加等。实验室指标方面,ALB、ALT及AST水平显著好转(P<0.05) ,表明UC-MSCs在改善肝功能和减轻免疫损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4. 肝衰竭

      案例:中山某医院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异体BM-MSC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研究共纳入110例患者,其中56例患者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输注异体BM-MSC。随访24周后,输注BM-MSC的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高达73.2% ,而对照组仅为55.6%。此外,试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也有显著改善。这些结果表明,BM-MSCs在肝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5. 肝腹水

      在一项针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有研究使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经过干细胞治疗后 ,患者的腹水含量显著减少。例如,某患者在治疗前腹水含量为46.6±30.6mm,治疗48周后减少至6.6±13.6mm。同时 ,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也有所提升,表明干细胞治疗在改善肝腹水和肝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写在最后

      上述案例均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不同肝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和潜力。干细胞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治疗手段,在肝脏疾病的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未来,5001拉斯维加斯期待看到更多关于UCMSC治疗肝损伤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案例,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确保这一创新疗法能够惠及更多需要的患者。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