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拉斯维加斯

      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1年生存率超84% ,现货型CAR-T细胞疗法精准给药,避开血脑屏障|ASCO Breakthrough

      2024-08-20    点击量 :1009

      8月8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突破性峰会 (ASCO Breakthrough) 2024上,一项来自中国、聚焦于B7H3特异性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得到了重点介绍,还获得了摘要奖(全球共40项) 。

      为什么这项研究能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赞誉 ?跟着本文 ,一起来了解吧 !

      现货型同种异体CAR-T 细胞疗法MT027安全可控,1年生存率高达84.6%

      这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试验,涉及鞘内或脑室内给药 B7H3 特异性同种异体 CAR-T 细胞(MT027) ,用于治疗复发性高级别神经胶质瘤 。

      MT027是用健康供者T细胞制备的同种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靶向B7-H3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表达于基因编辑T细胞表面制备而成,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实体瘤。

      截至2024年3月7日 ,共纳入50例B7H3阳性 、KPS≥40的成年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其中32例接受了至少3剂(PPS1)治疗,15例接受了≥3剂治疗,至少1次疗效随访(PPS2)。

       MT027 治疗的患者安全性数据(来自讲者幻灯片)

      数据显示,最常见不良事件为发烧和头痛,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药物相关死亡。4例(8%)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3例(6%)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MT027 输注后展现出强大的扩增能力和长期持久性(来自讲者幻灯片)

      各组CAR-T细胞拷贝数均达到10000~100000拷贝/μg ,单次给药后持续时间>60天 。多次给药后 ,患者体内CAR-T细胞数量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中位数为8850拷贝/μg)。此外,脑脊液中关键细胞因子水平(如 IL-6 、TNF-α 和 IFN-γ)显著升高和持续表达 。

      与历史数据和自体CAR-T产品相比,复发性GBM(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OS延长和ORR优异

      PPS1和PPS2组的中位OS分别为13.54个月和20.73个月,12个月OS率分别为53.30%和84.60%。

      此外,MT027与历史数据和类似产品数据相比,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超过11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更高(29.4%) 。这提示通用型CAR-T治疗有望突破晚期实体瘤治疗的瓶颈。

      MT027研究的3大亮点:通用、避开血脑屏障、激活冷肿瘤

      这种同种异体CAR-T疗法(MT027)具有以下亮点 :

      “通用型”CAR T细胞产品

      目前,大多数临床试验都集中在使用自体T细胞的CAR-T细胞疗法上  ,其生产过程既耗时又昂贵 ,还有制造失败的风险,且患者自身T细胞供应不足(如晚期癌症患者的T细胞耗竭和数量减少)等情况,使治疗的及时实施进一步复杂化 。

      来自健康供体的T细胞(同种异体 T 细胞)数量丰富且功能齐全,可以制造“现成的”CAR-T细胞产品 ,属于通用型 CAR-T 疗法(UCAR-T)。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自体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 ,而且为更广泛的患者使用提供了更大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即促进了其大规模生产和重复使用 。

      避开血脑屏障

      CAR-T细胞治疗脑肿瘤的障碍

      通过鞘内或脑室内直接注射 ,相较于传统静脉注射,在脑胶质瘤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这一给药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脑胶质瘤特有的「血脑屏障」挑战,确保了 CAR-T 细胞能够直接且精确地到达病灶,显著增强了治疗的「靶向性」,并有效减少了全身副作用的发生。

      激活冷肿瘤

      针对脑胶质瘤这一「冷肿瘤」的免疫特性,UCAR-T疗法通过直接注入高活性的 CAR-T 细胞,成功激活了局部强烈的免疫反应 ,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小结

      疫细胞疗法是实体肿瘤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CAR-T疗法正逐步攻克靶点选择与免疫抑制等难题 ,有望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等实体瘤患者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带来更理想的预后。

      近年来 ,中国肿瘤研究在ASCO 、AACR等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不容忽视。尤其在细胞治疗领域,中国科研团队以卓越的研发实力,不仅缩短了与西方的技术差距 ,更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在临床研究的质和量两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相信 ,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原研药物、创新疗法进入全球市场 ,为全球抗肿瘤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参考资料:
      [1]Shang XY, Li XT, Zhang XW, et al.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 via intrathecal or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delivery of B7H3-specific allogeneic universal CAR-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igh-grade gliomas. J Clin Oncol 42, 2024 (suppl 23; abstr 23).
      [2]https://mp.weixin.qq.com/s/w95dUeqU0HSvW3WuOSOX9g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