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拉斯维加斯

      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阿尔茨海默病推手,不止神经元!研究首次发现,少突胶质细胞可生成毒性蛋白

      2024-08-16    点击量:773

      在全球范围内,数千万人饱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困扰 ,他们普遍面临着记忆丧失、思维混乱、言语障碍等症状。而在AD的发生过程中,β-淀粉样蛋白起着核心作用。这种被认为主要由兴奋性神经元产生的蛋白在大脑中聚集,在神经元之间形成斑块,造成神经元损伤。

      由于已知的β-淀粉样蛋白生成机制 ,在通过减少大脑的淀粉样斑块 、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中 ,兴奋性神经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药物的主要目标。

      现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 ,生产β-淀粉样蛋白的不止神经元。在神经元之外,少突胶质细胞也会产生β-淀粉样蛋白。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兴奋性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共同形成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机制 。这一发现有望为AD的早期治疗开辟全新路径。


      在大脑中 ,少突胶质细胞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形成髓鞘 ,这层绝缘材料包裹在神经纤维周围,起到加速信号传递的作用。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缺陷会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现在,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胶质细胞在AD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

      β-淀粉样蛋白的形成 ,需要由神经系统的细胞通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BACE1)来裂解较大的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分子。值得注意的是 ,前体分子以及BACE1酶在少突胶质细胞中同样丰富,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细胞同样可以生成β-淀粉样蛋白呢 ?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团队分别特异性敲除了小鼠兴奋性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Bace1基因。接下来,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整个大脑的斑块形成状态,获取了所有大脑区域淀粉样斑块的完整图像。

      少突胶质细胞有助于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积累(图片来源 :参考资料[1])

      结果,在敲除了少突胶质细胞Bace1基因的小鼠大脑中 ,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减少了大约30%,这反映出少突胶质细胞对淀粉样斑块的贡献 ;令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在敲除神经元的Bace1基因后,淀粉样斑块减少了95%~98%,这远远超出了研究团队此前的预期 !

      接下来,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原因。淀粉样斑块的积累需要达到一定的阈值,只有β-淀粉样蛋白达到这个阈值 ,斑块才会积累 。显然,没有神经元生成的β-淀粉样蛋白,这个阈值根本无法达成 。相反,只有神经元生成了一定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开始积累后,少突胶质细胞会加入这个过程,进一步产生更多斑块。

      不同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斑块积累贡献的示意图(图片来源 :参考资料[1])

      对于研究团队而言 ,他们发现的这一阈值可能为AD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如果能在达到阈值之前抑制BACE1,斑块的形成就可能被延缓,这或许有助于在AD早期延缓疾病进展。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