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个国际临床试验日 | 临床试验志愿者,是先行者、奉献者、潜在获益者!
2024-05-20 点击量:791
2024年5月20日,是第20个“国际临床试验日”。
1747年5月20日,苏格兰海军军医James Lind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临床对照试验——柑橘和柠檬治疗白血病,开创了现代临床试验的先河。2005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欧洲临床研究基础网络(ECRIN)联合美国和加拿大,提议将每年的5月20日定为国际临床试验日。2005年5月20日成为了第一个国际临床试验日。
什么是临床试验?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定义,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简单来说,一种全新的药物虽然在动物身上已经进行了试验,确认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考虑到人和动物的差异,还需要在人体上做进一步的试验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时候就需要开展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
I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II期:摸索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III期:进一步验证药物对预期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参加临床试验是不是当小白鼠?
绝对不是!所有的新药在进入临床试验前,早已做过动物实验。一个临床试验的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必须符合伦理要求即必须保护受试者权益。也就是说,开展某一试验必须以不损害患者的利益为前提,否则这个试验就不能被伦理委员会通过而开展。
参加临床试验的利弊?
临床试验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案通常是当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能做临床试验的医院、科室一般都综合实力较强,实施临床试验的过程也有国家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整个临床试验期间,患者会获得比普通患者更多的关注,不光有研究者、研究护士的医疗服务,还会得到更多专业人员的关怀与全程服务。
参加临床试验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会用到新药,很大概率会被分到对照组,但对照组仍然会使用规范的治疗方案。临床试验所采用的新药并不能保证100%的有效, 可能达不到受试者的预期,但研究医生将会全程监测疗效,确保不耽误病情。临床试验中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副反应,但研究医生将会记录并处理所有的副反应。当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时,患者有权利随时退出临床试验。
所以受试者绝对不是什么小白鼠,在正规的试验机构,采取正确的方式参与临床试验,不仅可能治疗患者疾病、延长生命,同时也是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做贡献,给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临床试验是新药问世的必经之路,而受试者权益保障是临床试验的永恒话题。我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对受试者安全和临床试验质量负责。希望更多患者正确了解和理解临床试验,为促进我国临床试验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