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拉斯维加斯

      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案例 | 40岁中风男子接受干细胞治疗 ,一年内取得完全康复!

      2024-05-17    点击量 :789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肆虐中国的第一杀手,也是造成中国人寿命损失的第一大病因。据《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显示,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8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一根或多根脑动脉阻塞引起的 。血液供应不足会降低脑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和氧气 ,并破坏细胞内稳态,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的缺失 。由于神经元无法再生 ,细胞疗法成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40岁脑中风患者康复



      2021年12月23日,中国台湾的一所大学报道了一个案例 :一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接受脐血干细胞治疗后,12个月内取得完全康复 。结果发表在《Cell Transplantation》(细胞移植)期刊上 。




      患者为40岁男性,该患者有高血压和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史 ,在急诊科就诊时表现为急性左侧偏瘫,经检查发现右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区域发生脑梗塞 。


      研究者为他找到了一份ABO/Rh血型相同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为6/6,单个核细胞总数为2.63×108细胞/公斤的脐血干细胞 。


      患者中风发作后第8天接受脐血干细胞输注,又过了8天出院 ,并在 1 、3、6 和12个月随访以评估NIHSS评分、神经功能和MRI结果。


      输注后 ,患者的神经功能逐渐改善 。在 12 个月时 ,NIHSS 评分(A)从 9 分降到 1分,Berg 平衡量表评分(B)从 0 分增加到 48 分,Barthel 指数评分(C)从 0 分增加到 90分。


      NIHSS 是用于评估卒中引起的功能损害程度,Berg 量表是用于评定平衡功能 ,Barthel 指数是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 ,这三个量表都是脑卒中康复评价工具。



      中风后 2 小时、8 天进行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右侧放射冠有梗死(白色强度增加) ,3 个月后开始退散,6 个月后消失(A到D)。



      梗死发生后 2 小时 、8 天、3 个月和 6 个月获得的 T2 加权图像显示右侧放射冠的白色强度增加(A到D)。


      结果表明,接受 HLA6/6匹配的脐静脉血液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输注之后,这名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在短时间内明显康复。


      与成人外周血相比,围产期来源的脐血中含有更丰富的造血祖细胞和众多的内皮祖细胞,在体内外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


      同时,围产期来源的脐血中大量的 EGF、VEGF、G-CSF 和 IL-10 等细胞因子不仅可以恢复免疫稳态 ,还可以增强受损大脑的修复能力 。


      脐静脉血液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已经被证明在中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动物模型中 ,能发挥强大的治疗作用。除了再生能力以外 ,这些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因此,它们可以保护脑组织免受中风后炎症引起的继发性损伤 。这项研究还使用了甘露醇,帮助脐血单个核细胞更好的穿透血脑屏障 ,增强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这一案例中,患者的康复令人印象深刻,可能与中风后第8天就接受治疗有关 。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一旦发生脑卒中,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死亡 ,而受损的神经功能难以自我修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口眼歪斜 、面部扭曲、语言不利、行动障碍等),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神经元或其支持结构,为其移植治疗脑卒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 2021年6月14日,《干细胞转化医学》发表的一项美国Ochsner-LSU健康科学中心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干细胞强大的旁分泌功能 ,对减轻脑卒中后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2020年5月15日,来自台湾大学的学者发表了一篇《Potential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研究文章 ,综述了PubMed上100多篇英文出版物(干细胞治疗脑出血或出血性中风的文章和评论) 。收集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干细胞治疗的可能机制包括细胞替代、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 、抗凋亡、免疫调节等。



      • 2019年初 ,休斯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招募了110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向脑内注射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此疗法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其中对脑出血病程为1-3月的20例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 ,术后2年随访,发现经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肌张力改善最为明显,肌张力均有所下降,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改善,吐字清晰 。干细胞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程度优于未经干细胞移植同期脑出血的患者。


      • 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公布,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9名年龄在30-65岁之间的偏瘫患者参与了这项临床研究 ,他们在中风后5-24个月接受人源神经干细胞NSI-566脑内移植(移植至脑内梗塞灶附近) 。结果表明,人源神经干细胞NSI-566治疗偏瘫性脑卒中拥有一定的临床益处 。


      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梗塞面积、减少炎症以及增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随着临床试验的进展,相信干细胞技术有望帮助千千万万的脑卒中患者尽快康复。

      -END-



        XML地图